宋兴发,现年80岁,是遵义市播州区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退休教师,是该乡上一届关工委委员。虽然处于耄耋之年,但他年老志坚、奉献余晖,用不变的信念、坚定的毅力、良好的家风让儿子儿媳接续关心下一代事业,一家两代三人以无私的坚守勾勒出关工委工作传承兴盛的精美画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与星相守,伴星成长
“隆咚咚,隆咚咚”一阵阵悠扬的鼓声传来,在洪关乡臻坚民族小学校园的树叶间回响。跟随声音找到声源出处,发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指导着四个女孩敲打苗族鼓。
四位初学者每人拿两个鼓棒,先是围着大鼓边缘到鼓芯三分之二的距离处左右左右节奏地落棒,接着打鼓面,又打鼓边,然后练习边打、脚边跳起来的打法,最后练习小鼓配合大鼓的打法。
这位比画指挥的银发老人正是宋兴发。他耐心纠正初学者错误的打鼓动作,经过一个下午的教导与练习,四个初学者已经掌握了打鼓的方法。一个初学者说,“最近小坝场村将举行文艺演出,要不我们将宋老师交给我们的打鼓法配上竹竿舞,作为一个文艺项目报名呗。反正好不容易到暑假,空闲的时间很多,我们在宋老师这里练习,到时候去参加比赛。”
活动当天,一场视觉盛宴以鼓开场,竹竿舞为之陪衬,获得了观众的掌声。几个表演的女孩高兴地说:“多亏宋老师的指导,让我们有机会将新学的民族技艺得以展现,今后我们将在宋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继续学习更多的苗族技艺,传承和弘扬苗族文化。”
蜡炬成灰,无私奉献
为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引导娃娃们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宋兴发借每周三少年宫活动的机会到臻坚民族学校,给学生们上苗语、汉语“双语课”,指导学生吹芦笙、跳芦笙舞、唱苗歌。
某个周三的下午,宋老师重返臻坚民族学校给小学生们上汉语和苗语的“双语课”。一个深奥难懂的苗语字符在老师的笔下熠熠生辉,不一会,洋洋洒洒的苗语一排一排整齐地坐落在黑板上。
宋老师拿起粉笔一个字符接着一个字符指着,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苗语。为了学生更好掌握苗语基础,他便采用肢体语言,借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辅以苗歌的形式将涉及到的苗语串联,带领学生放声读出,并大声唱出来,以寓学于乐的方式辅助学生进行记忆。
在播州区洪关乡臻坚民族学校少年宫活动场所里采集的宋老师开展活动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带有时间的烙印,带有学生成长的痕迹,带有民族文化传承的印记,更带有宋兴发这个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不服老、肯坚守、做奉献的良好品质。
薪火相传,代代相承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宋老师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价值观的传承塑造,儿子宋德国和儿媳熊银仙在父亲的影响下,也积极投身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中。
熊银仙在关爱下一代事业上的工作方向和宋兴发一致,主要在于苗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宋德国是乡关工委委员,也是一名“五老宣讲员”,协助乡内做好关工委工作,关心关爱留守(困境)青少年。
在走访乡内27名困境儿童时,其中一位儿童说道:“宋德国伯伯有空就会来辅导我写作业,有时还会给我带点吃的,带点学习用品给我。在伯伯的指导下,我成绩有所上升,在上一次测试中,获得了老师的赞扬,我希望长大后可以成为像伯伯一样的人,指导像我这种成绩一般的孩子写作业。”
熊银仙主动开设苗族刺绣课程,每周给小学生们上一次刺绣课,引导更多小朋友培养良好志趣爱好,并参与到传承苗族刺绣文化中来,为传承苗乡非遗绝艺贡献了力量。
有的村民对学校开设刺绣课不理解,说小学生精力有限,怕影响学习。熊银仙耐心解释:“我教苗族刺绣,都是在课程之余,有兴趣爱好的同学来学。苗族刺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有人传承,我会教这些孩子学好做好。”
吹芦笙、跳芦笙舞、唱苗歌、苗族刺绣是苗族同胞的传统习俗,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在青少年中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关工委“五老”、干部和志愿者的职责使命。
苗族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是老教师宋兴发心中不变的“梦想”,在宋老一家两代三位“关工人”的努力推动和传承下,正不断发扬光大,在播州区洪关苗族乡掀起了“最炫民族风”。
(程菊 庞登洪)
关键词: